.jpg)
央行行长 被免职, 土耳其里拉暴跌!未来 或将再贬值10%!土耳其总统 埃尔多安再次以其意想不到的方式震惊了世界。
埃尔多安 解雇阿 巴尔的决定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,也让人怀疑该国是否会再次走上超低 利率的道路。
上周六(3月20日)凌晨,埃尔多安任命前银行官员、执政党成员SahapKavcioglu为新任央行行长。
这是埃尔多安自2019年中以来第三次突然更换央行行长。
两年内三次换人,三任行长被/炒/的原因各不相同。
2019年,MuratCetinkaya因为 降息速度不够快而被驱逐;他的继任者MuratUysar创下了土耳其里拉汇率的新低。
后,他被解雇。
至于刚刚下台的阿巴尔,埃尔多安对他频繁 加息/怒火中烧/,而他也没有满足后者对宽松货币政策的要求。
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,在周日的90分钟电话会议上,卡夫乔格卢试图缓解对急剧抛售和从加息转向降息的担忧。
他告诉银行业的首席执行官,他不打算立即改变。
政策。
他还表示,央行的利率决策会议将如期举行。
中东战火不断 俄罗斯、 美国和中东,这三角的关系总是谁也离不开谁,即使美国最近正在从阿富汗撤军。
而这三角关系中,最不稳定的一角是中东。
近期,中东战火不断,其中最突出的两个地方是: 沙特和 伊拉克。
前者惹了一个甩不掉的 胡塞武装。
据路透社报道,也门胡塞武装15日表示,利用无人机和导弹 袭击了沙特南部城市 吉赞的多个目标,其中,沙特阿拉伯 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一处设施起火。
同时,该组织还对沙特“爱国者”反导系统发动了袭击。
沙特通讯社报道称,沙特拦截了袭击吉赞的4架无人机和5枚导弹。
自今年以来,胡塞武装就从未停止过对沙特的袭击,源头还是在于原也门政府。
2015年1月22日,在胡塞武装占领总统府、官邸和重要军事设施后,总统阿卜杜·拉布·曼苏尔·哈迪及其内阁辞职。
2月6日宣布,成立“总统委员会”和“全国过渡委员会”,以取代也门总统和议会治理国家。
联合国称不予承认。
2017年11月5日,沙特阿拉伯对也门胡塞武装组织40名领导人发出捉拿悬赏令,奖金总数高达4.4亿美元。
坊间一直认为,胡塞背后是伊朗,而也门原政府背后是沙特。
这也是胡塞一直怼沙特的主要原因。
除了胡塞武装不断袭扰沙特之外,伊拉克也非常不太平。
拜登上台之后,伊拉克从未消停过,不断有炸弹袭击的消息报出。
当地时间 4月14日晚间,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首府 埃尔比勒的国际机场发生爆炸,该地区附近的美国领事馆响起警报。
库尔德自治政府反恐部门称,爆炸是由至少一枚火箭弹袭击导致的。
埃尔比勒机场的军事区有美军驻扎,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具体信息。
4月15日,伊拉克警方和医疗消息人士称,周四,在巴格达萨达市地区,汽车炸弹袭击造成4人死亡,另外17人受伤。
警方说,这辆车停在主要是什叶派穆斯林地区一个繁忙的二手设备市场上。
伊拉克军事声明称,爆炸针对巴格达东部市场,炸死一名平民,炸伤12人,并开火烧毁了数辆汽车。
风险提示:全球疫情大幅反弹。
报告正文 1. 主要数据 以美元计(下同): 中国4月 出口同比 增长32.3%, 预期增长24.1%, 前值增长30.6%。
中国4月 进口 同比增长43.1%,预期增长44%,前值增长38.1%。
中国4月贸易顺差为428.5亿美元,预期277亿美元,前值138亿美元。
2. 产能替代与需求扩张支撑出口强劲 4月出口同比增长32.3%(以美元计,下同),远超预期值24.1%,略高于前值。
本月同比高增长的主要原因仍有去年受疫情影响导致的基数效应,但今年4月的出口相对于2019年同期也增长36.3%,表现十分强劲。
我们在此前各月点评中始终强调出口不会像市场普遍预期一般很快 下降,而是将维持较长时间的强劲,如今再度得到验证。
分国别来看,4月中国对发达国家出口放缓,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增加。
对美国出口 同比增速由53.34%下降至31.16%;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由45.9%下降至23.81%;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速由7.63%下降至0.39%。
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由14.42%上升至42.16%;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速由35.47%上升至63.32%;对拉丁美洲出口同比增速由18.24%上升至31.90%。
1-4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,贸易金额占总额的14.8%。
今年3月份以来,全球疫情再度蔓延,其中发展中国家的严重程度远甚于发达国家,而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也显示出对发达国家增速下降、而对发展中国家增速上升的特征、“对疫情严重的地区出口较多”表明“出口替代”的效应仍然非常明显。
具体商品出口情况呈现以下特点:第一,房地产后周期商品热度不减,汽车、家用电器、家具、灯具等商品出口增速仍位居前列,同比增速分别为88.87%、60.2%、59.65%、35.02%,大部分高于上月的同比增速。
第二,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强劲。
玩具、服装、鞋靴等商品同比增速均接近或超过60%。
第三,防疫物资出口进一步回落。
纺织纱线的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.65%骤降到本月-16.87%的负增长,医疗器械出口增速也大幅回落。
出口商品的结构可以看出,目前中国各类商品的出口更加均衡,而非去年仅由防疫物资和电子产品的出口暴增而拉动总出口的情况。
而房地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不仅有产能替代的原因,还有需求增长的拉动。
疫情后各国都出台了较强的财政刺激,伴随着今年全球经济的共振复苏,总需求也不断走强。
成为支撑中国出口的重要原因。
所以,我们认为4月份出口强劲是产能替代和需求扩张双重原因导致的结果。
3. 进口有“虚高”成分 4月进口同比增长43.1%,略低于预期44%,前值增长38.1%,创2011年2月以来新高,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22.5%。
进口同比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年前同期的负增长。
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0.7%,低于上月的16.7%。
分国别来看,中国从发达国家的进口同比增速下降,对美国的进口同比增速为51.65%,较上月下降了23.4个百分点;对日本的进口同比增速为25.45%。
较上月下降了4.95个百分点;而对欧盟的进口同比增速为43.28%,较上月增长了9.42个百分点;中国对以东盟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同比增速上升,自东盟、非洲、拉丁美洲的进口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0.64%,82.79%,41.33%,反映出我国进口结构也更加多元。
具体商品来看,主要商品中绝大多数进口同比保持增长。
汽车进口仍然保持高增长,同比达到222.01%,反映出国内汽车消费的强劲。
原材料类商品进口保持高增速,铁矿砂、原油、未锻轧铜及铜材、铜矿进口同比增长分别为89.56%、73.18%、67.24%、51.35%,除原油外涨幅均较上月有小幅下降,价格上涨是原材料进口额高增的主要原因。
农产品类涨幅回落,粮食进口同比增长72.9%,较上月大幅回落了60.3个百分点,大豆进口同比增长53.78%,较上月大幅回落了74.32个百分点。
总体来说,进口金额的高增反映出国内需求较旺盛,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,进口有一定“虚高”的成分。
4. 人民币适度升值是缓解输入性通胀的手段 中国4月贸易顺差为428.5亿美元,大超预期277亿美元,前值138亿美元。
出口方面,我们认为“产能替代”与需求扩张的逻辑不会很快消退。
在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背景下,中国出口有望保持较强势头,但工业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国内进口企业造成了较大压力,同时从国内PPI和CPI的剪刀差来看,价格从上游到下游的传导并不通畅。
面对“输入性通胀”,允许人民币适当升值可以缓解成本压力,将部分压力转移到出口端。
在2007年、2011年的“输入性通胀”阶段,人民币就出现了明显升值。
我们认为在当前出口强劲、进口虚高的背景下,这一措施是利大于弊的。
0 Comments